丹麥 Foss 福斯 541011 強力酶清洗液在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清潔中的應用方案
上海儀器網 / 2025-10-09
一、方案背景與產品優(yōu)勢?
近紅外谷物分析儀(如 Foss Infratec 1241、1229)是谷物品質檢測的核心設備,通過近紅外光譜技術快速分析谷物的水分、蛋白質、脂肪等指標,廣泛應用于糧食收購、倉儲、加工及質量監(jiān)管領域。在檢測過程中,谷物樣本中的淀粉、蛋白質、油脂等成分易附著在儀器的樣品池、光路系統(tǒng)及進樣管路內壁,形成頑固殘留。若清潔不徹底,殘留物質會干擾后續(xù)光譜檢測,導致數據偏差(如水分檢測誤差超過 ±0.5%),同時殘留霉變谷物成分還可能滋生微生物,影響儀器使用壽命。?
傳統(tǒng)清潔方法(如清水沖洗、酒精擦拭)僅能去除表面浮塵,無法降解頑固有機殘留,而丹麥 Foss 福斯 541011 強力酶清洗液憑借復合酶解技術,可高效解決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清潔痛點,核心優(yōu)勢顯著:其一,去污能力強,含蛋白酶、淀粉酶、脂肪酶復合配方,能針對性降解谷物中的蛋白質、淀粉、油脂殘留,降解率達 98% 以上;其二,安全性高,pH 值呈中性(6.5-7.5),無腐蝕性,不會損傷儀器光學部件(如石英樣品池、光柵)及管路材質(如食品級不銹鋼、聚四氟乙烯);其三,操作便捷,無需拆解復雜部件,可通過儀器自帶清洗程序或手動擦拭完成清潔,單次清潔時間縮短至 20 分鐘以內;其四,兼容性好,適配 Foss 全系列近紅外谷物分析儀,且清潔后無殘留,不會對后續(xù)檢測造成二次干擾。?
二、適用范圍與清潔目標?
本方案適用于 Foss Infratec 1241、1229、1265 等型號近紅外谷物分析儀的日常清潔與深度維護,尤其針對檢測高水分谷物(水分含量≥18%)、高蛋白谷物(如大豆、小麥)后產生的頑固殘留清潔效果顯著。清潔目標為:通過酶解作用徹底去除儀器樣品池、進樣管路、光路窗口的有機殘留,使儀器光譜基線回歸穩(wěn)定(基線漂移≤0.001AU),確保后續(xù)檢測數據準確性(相對標準偏差 RSD≤0.3%),同時抑制微生物滋生,延長儀器核心部件(如檢測器、光源)使用壽命至 5 年以上。?
三、詳細操作流程?
(一)清潔前準備?
- 試劑與耗材準備:準備丹麥 Foss 福斯 541011 強力酶清洗液(需在 5-30℃避光保存,避免冷凍)、超純水(電阻率≥18.2MΩ?cm)、無菌脫脂棉、無塵擦拭布(建議使用聚酯纖維材質)、一次性手套、50mL 塑料燒杯、10mL 移液管。按 1:100 的比例配置酶清洗工作液:量取 10mL 541011 清洗液,加入 990mL 超純水,用移液管輕輕攪拌均勻,現配現用(配置后 2 小時內使用完畢,避免酶活性降低)。?
- 儀器與環(huán)境準備:關閉近紅外谷物分析儀電源,拔掉電源線,確保儀器處于斷電狀態(tài)。用無塵擦拭布擦拭儀器表面浮塵,清理樣品盤內殘留的谷物碎屑。在儀器下方鋪設防水墊,防止清潔過程中液體滲入儀器內部。若儀器配備自動清洗系統(tǒng),需檢查清洗管路是否通暢,噴頭是否堵塞,確保清洗液能正常循環(huán)。?
- 安全防護準備:操作人員需佩戴一次性丁腈手套(避免皮膚直接接觸酶液)、護目鏡(防止清洗液飛濺入眼),若清洗液不慎接觸皮膚,需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;若誤入眼睛,需立即用生理鹽水沖洗并就醫(yī)。清潔區(qū)域需保持通風良好,避免酶液揮發(fā)氣味刺激呼吸道。?
(二)分部件清潔步驟?
- 樣品池清潔:打開儀器樣品池蓋,用無菌脫脂棉蘸取少量酶清洗工作液,輕輕擦拭樣品池內壁(避免用力擦拭損傷石英材質),重點清潔樣品池邊緣的殘留污漬(此處易堆積淀粉與蛋白質混合物)。擦拭完成后,向樣品池中倒入 20mL 酶清洗工作液,浸泡 10 分鐘(酶解頑固殘留),期間每隔 2 分鐘輕輕晃動儀器,確保清洗液充分接觸池壁。浸泡后,用超純水沖洗樣品池 3 次,每次倒入 30mL 超純水,搖晃后倒出,直至流出的水澄清無泡沫。最后用無塵擦拭布蘸取少量超純水,擦拭樣品池外壁及窗口,去除殘留水分,關閉樣品池蓋。?
- 進樣管路清潔:若儀器為手動進樣,取下進樣漏斗,用移液管吸取 20mL 酶清洗工作液,緩慢注入進樣管路,停留 5 分鐘,使酶液充分降解管路內的油脂與淀粉殘留,然后用超純水沖洗管路 5 次,每次注入 30mL 超純水,直至流出液無異味。若儀器為自動進樣,將酶清洗工作液倒入自動進樣器的清洗液瓶中,啟動儀器自帶的 “管路清洗程序”,設定清洗次數為 3 次,每次清洗時間 5 分鐘,清洗完成后更換超純水,再次啟動清洗程序沖洗 2 次,確保管路內無酶液殘留。?
- 光路窗口清潔:使用專用光學鏡片擦拭紙(避免使用普通紙巾,防止劃傷鏡片),蘸取少量酶清洗工作液(需擰干,避免液體滴落),輕輕擦拭光路窗口(位于儀器內部,需按儀器說明書指示打開防護蓋),以順時針方向螺旋式擦拭,每次擦拭更換一張新的鏡片紙,避免交叉污染。擦拭后,用鏡片紙蘸取超純水再次擦拭,去除殘留酶液,最后用干燥的鏡片紙吸干水分,確保光路窗口無污漬、無水印,關閉防護蓋。?
- 儀器外部清潔:用無塵擦拭布蘸取稀釋后的酶清洗工作液(1:200 比例),擦拭儀器控制面板、樣品盤、外殼等部位,重點清潔控制面板上的按鍵縫隙(易堆積灰塵與谷物碎屑),可用棉簽蘸取少量酶液深入縫隙擦拭。清潔完成后,用蘸取超純水的擦拭布再次擦拭儀器外部,去除殘留酶液,最后用干燥的擦拭布擦干水分,避免儀器表面留下水印。?
(三)清潔后處理?
- 試劑與耗材處理:剩余的酶清洗工作液需倒入專用廢液桶(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,需經中和處理后排放),空的清洗液瓶需沖洗干凈后按可回收垃圾處置,使用過的脫脂棉、擦拭布、手套等放入醫(yī)療廢物袋,密封后按有害廢物規(guī)范處理。?
- 儀器干燥與檢測:打開儀器樣品池蓋與防護蓋,自然晾干 30 分鐘(或用潔凈壓縮空氣輕輕吹干內部水分),確保儀器內部無殘留水分。晾干后,接通儀器電源,啟動自檢程序,檢查儀器光路系統(tǒng)是否正常(光譜基線是否穩(wěn)定),然后選取標準谷物樣本(如標準小麥樣)進行檢測,對比清潔前后的檢測數據,確保水分、蛋白質等指標誤差在允許范圍內(如水分誤差≤±0.2%)。?
- 記錄與維護:在儀器維護記錄本中詳細記錄清潔信息,包括清潔日期、操作人員、清洗液用量、清潔部位、清潔后檢測數據及異常情況(如樣品池破損、光路偏差),建立清潔檔案,建議每周進行 1 次日常清潔,每 3 個月進行 1 次深度清潔(增加酶清洗工作液濃度至 1:50,延長浸泡時間至 15 分鐘)。?
四、方案優(yōu)勢與注意事項?
(一)方案優(yōu)勢?
- 清潔效果徹底:復合酶配方針對性降解谷物殘留,清潔后儀器檢測數據準確性顯著提升,標準樣本檢測的 RSD 從清潔前的 0.8% 降至 0.3% 以下,滿足糧食檢測的精度要求(GB/T 24895-2010)。?
- 保護儀器部件:中性配方無腐蝕性,避免傳統(tǒng)強酸強堿清洗劑對石英樣品池、光學鏡片的損傷,延長儀器核心部件使用壽命,降低維護成本(年均維護費用可減少 30%)。?
- 操作高效省時:相較于傳統(tǒng)拆解清潔(需 2 小時以上),本方案無需拆解復雜部件,單次清潔時間僅 20 分鐘,且可與儀器日常維護流程結合,不影響檢測工作進度,適合糧食收購旺季的高頻次清潔需求。?
(二)注意事項?
- 酶液濃度與時效控制:嚴格按照 1:100 比例配置工作液,濃度過高會導致酶液殘留,影響后續(xù)檢測;濃度過低則去污效果不佳。工作液配置后需在 2 小時內使用,避免酶活性隨時間降低(溫度每升高 10℃,酶活性降低 50%)。?
- 避免液體滲入儀器內部:清潔過程中需控制液體用量,避免酶清洗液或超純水滲入儀器電路系統(tǒng)(如控制面板、檢測器),若不慎滲入,需立即用干燥的無塵擦拭布吸干水分,待儀器完全干燥后再通電,防止短路損壞儀器。?
- 光學部件特殊護理:光路窗口與樣品池采用石英材質,清潔時需使用專用光學擦拭紙,避免使用粗糙材質導致劃痕;擦拭力度需輕柔,防止鏡片移位影響光路 alignment,若清潔后儀器自檢提示 “光路偏差”,需聯系 Foss 廠家專業(yè)人員校準。?
- 異常情況處理:若清潔后儀器檢測數據仍偏差較大,需檢查是否存在酶液殘留(可通過檢測空白樣品判斷),若有殘留需用超純水再次沖洗;若樣品池出現劃痕,需更換新的石英樣品池(避免影響光譜透過率);若進樣管路堵塞,需用專用通管器疏通后再進行清潔。?
五、應用場景拓展?
本方案不僅適用于實驗室常規(guī)近紅外谷物分析儀清潔,還可拓展至糧食收購站、谷物加工廠、質量監(jiān)管部門等場景。例如,在糧食收購旺季,收購站的近紅外分析儀每日需檢測數百份谷物樣本,采用本方案可快速完成清潔,確保每批次樣本檢測數據準確,避免因殘留導致的收購等級誤判;在谷物加工廠,可將本方案融入生產過程質量控制,定期清潔儀器,確保加工過程中谷物水分、蛋白質含量監(jiān)測精準,提升成品糧品質穩(wěn)定性。通過標準化的清潔流程與 541011 強力酶清洗液的高效去污性能,可為近紅外谷物分析儀的穩(wěn)定運行提供可靠保障,助力糧食質量檢測工作高效開展。?